校徽,是学校的象征。用于学校重要活动场所、有关学校文化传播与展示媒介等。
校徽寓意:上方像跳动的火苗,是根据学院名称中主要文字拼音首写字母变化而成,富有动感;下方是“书”的造型,根据英文“Education”(教育)的首写字母“E”变化而来,象征着学院深厚的文化底蕴,且突出了教育的行业特点。颜色采用红、蓝两色,红色代表热烈、生机、吉祥,蓝色代表容智、冷静稳固,寓意我们的教育事业将会稳固发展、蒸蒸日上。整个造型运用线条曲直对比,颜色冷暖对比等表现手法,给以跃动、飘逸的艺术美感。
核心价值:大爱至善 和谐共进
学校精神:自强不息 追求卓越
校风:和谐、勤奋、求是、创新
教风:敬业、爱生、严谨、博学
学风:明德、立志、勤学、善思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厚德笃学 知行合一”,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表达的是管理者对求学者的热切希望,体现的是对师生道德水平提高的要求和期许。学校的 “厚德笃学 知行合一” 校训具有以下含义。
厚德笃学:厚德,《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德”为人之“魂”,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学问只有道德配合,方能大智;技能只有道德引导,方能大巧。故“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厚德”,体现的是我院现代的办学理念,坚持育人为本,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它倡导教师追求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为人之道和为师之德;学生要把立德做人作为首要任务,成才先成人,优学且厚德,做一个品德高尚、人格健全、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最终达到“德才兼备”的最高境界。“笃学”:出自《三国志·孙瑜传》: “济阳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笃”,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充实而有恒。“笃学”,专心好学,以专达学、以信治学,此立学之道,学子之根本也。表示我院师生要深入地、专心于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钻研和学习,吸收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追求新知,师有师能,学有学技。希望学院的大学生们发奋学习,不但本专业的知识广博精深,还应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百科兼纳,成为高素质、复合型的优秀人才。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以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更好地“传道、授业和解惑”。
知行合一: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儒效》)。“知”,指读书学习,延伸为博学广知;“行”,指实践、身体力行,延伸为不断实践创新。知行合一,强调“知”与“行”的高度统一。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观,“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察精觉处即是知”。这是对学生学习和成才的基本要求,这既包含了学习的目的也包含了学习的方法。知是为了行,行又深化了知。学生不仅学习要知行统一,做人也要知行统一,言行一致,讲究诚信。这彰显了我院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以职业岗位需要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强化技能训练,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和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体系,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职业教育特色。
“厚德笃学 知行合一”八字校训要求全院师生员工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专心致志做学问。既要追求真理、善于学习,又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创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同时,也要笃行诚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不但涵盖了“德、知、技、能”等职业技能教育必不可少的各种因素,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也体现了现代职业技能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
歌词:
身披世代的风雨,走进崭新的世纪,
我们在河南工院相聚,在河南工院相聚。
铭刻亲人的重托,肩负祖国的希冀,
我们在河南工院相聚,在河南工院相聚。
厚德笃学,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知行合一。
嗨!嗨!让青春的书香萦绕 梦里 梦里 萦绕梦里。
身披世代的风雨,走进崭新的世纪,
我们在河南工院相聚,在河南工院相聚。
铭刻亲人的重托,肩负祖国的希冀,
我们在河南工院相聚,在河南工院相聚。
和谐勤奋,和谐勤奋,求实创新,求实创新。
嗨!嗨!让无悔的明天更加 美丽 美丽 更加美丽。
让无悔的明天更加 美丽 美丽 更加美丽。
版权所有©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豫ICP备08007302号-1 豫公网安备 411302020000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