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部开展第十三周教研活动

发布者:孟升发布时间:2025-05-17浏览次数:10

513日下午,体育教学部各教研室根据教研活动计划开展本次教研活动。

田径教研室:

为深入贯彻落实《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大学生劳动教育周活动方案》精神,513田径教研室在体育教学部106办公室组织召开开展“弘扬劳动精神,践行体育育人”主题教研活动。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研讨。
    活动中,教师们集体学习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与要求,结合体育学科特点,探讨如何将劳动精神融入课堂教学。通过案例分析、经验分享,提出在体育训练中强化吃苦耐劳品质、在团队协作中培养奉献意识等具体举措。会后,全体教师开展校园运动场地清扫、器材维护等实践活动,以身作则传递劳动价值。

此次教研活动深化了体育课程与劳动教育的融合,为构建“以劳育体、以体育人”的教育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教师们表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理念,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乒羽教研室:

高校体育课不仅是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运动技能的重要平台,也是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将劳动教育融入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创新意识。为此教研活动在劳动教育实施途径中展开讨论。

教研室主任李鹏老师指出要结合体育技能训练,强化劳动意志体育课中的体能训练、技术练习等过程本身就需要学生付出体力与毅力,这与劳动教育的核心内涵高度契合。例如  耐力训练(长跑、游泳等)让学生体验持续付出的艰辛,培养坚韧不拔的劳动品质。  

冯庆雨老师认为设置体育劳动实践项目,增强动手能力体育课可以设计结合劳动实践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在运动中体验劳动的意义。例如场地维护与器材管理组织学生参与体育器材整理、场地清洁、运动设施维护等工作,培养责任感和劳动习惯。  

张洋老师根据体育赛事志愿服务让学生在校园运动会、体育竞赛中担任裁判、后勤保障、秩序维护等角色,体验劳动的社会价值。  

姚涛老师结合体育理论课,深化劳动价值观教育如体育精神与劳动精神对比讲解运动员刻苦训练的故事,类比工匠精神、劳动模范事迹,激励学生崇尚劳动。体育产业中的劳动案例分析体育器材制造、赛事运营等职业的劳动特点,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劳动形式的价值。   

通过大家讨论,一致认为劳动教育与高校体育课的融合,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其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尊重劳动的优秀品质。通过技能训练、实践项目、团队活动、理论教学等多种途径,高校可以让体育课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为未来职业和社会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公共体育教研室

为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职业发展,5月13日下午,公共体育教研室组织开展了以“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采用“培训+实操”相结合的形式,围绕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学习效果评估及职业发展等内容展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活动伊始,教研室主任刘甘霖老师强调了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并指出,作为公共体育课程的授课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体质锻炼,更要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随后,教研室骨干教师赵佳音围绕“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技巧”进行了专题分享,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探讨了如何设计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的体育课堂活动,同时分享了课堂纪律管理和学生积极性调动的实用技巧。  

“如何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环节,与会教师结合体育课程的特殊性,探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技能考核与课堂表现并重等。大家一致认为,科学的评估体系不仅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还能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活动的最后环节聚焦“教师职业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教师们就个人职业规划、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要通过持续学习、参与培训、开展教学研究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为学校体育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本次教研活动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交流平台,也为进一步提升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公共体育教研室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推动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助力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篮排足教研室:

2025年5月13日周二下午,体育教学部篮排足教研室进行本学期第7次教研活动,活动主题为最新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培训。

活动开始,教研室主任强调培训背景与重要性,指出规则更新对比赛公平及教学指导的意义。随后,开展专题讲座,结合比赛案例,深入讲解篮球、排球、足球最新竞赛规则。篮球重点说进攻犯规等判罚尺度变化;排球讲新发球规则与挑战系统使用;足球聚焦越位规则细化及VAR 技术运用规范。教师们认真记录,积极与专家互动,提出教学中规则疑问。

讲座后,教研室组织模拟执法实践。教师分组模拟裁判预设比赛场景,专家现场点评纠错。此次活动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师收获满满,提升了裁判业务能力,为体育教学与竞赛指导打下坚实基础。

(供稿/体育教学部  图文/各教研室  单位审核/孟升  编审/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