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跟BIM有什么关系?
这是一个跨学科的理论技术研究,需要不同的学科之间协作完成,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专业,或者一个业务板块能说的明白的。
从建筑学角度来看,就是探讨BIM技术的建筑能耗降碳;从电气自动化学科看,是在研究基于BIM的新旧能源转换;从环境工程学科来看,他是在改善人居环境;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就是创造新的产业链和经济发展动力。
如果以上专业,都不是你的母专业,那么1分钟时间,我们帮你打通一下各个知识点。
首先,碳是怎么来的。碳是燃烧木头或者化石能源(汽油、煤炭、天然气等)产生的。
其次,电是怎么来的。电有不同的来源(火电、水电、核电等),但是大多数的电是通过火电厂烧锅炉产生的。汽车,也是通过汽油燃烧产生的。
第三,经济是如何运转的。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我们每天从一个建筑(居住空间)到了另一个建筑(办公空间),也或者其他的建筑空间,总之我们在走(汽车)和用(建筑空间)之间穿梭。
说到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走的过程,在耗电消耗能源。用的过程,也在耗电消耗能源(电灯、电梯、电饭锅等)。那么降低碳排放的路径就基本清晰了,一个是用电车代替燃油车,另一个是降低建筑的能耗。
到底跟BIM有啥关系?
BIM只是个工具箱,这个工具箱里有可以用来进行建筑节能计算、碳排放计算、荷载计算、负荷计算,总之,与建筑相关的计算类的工作基本都集成在这个系统里了。
既然是工具,类似的工具还有很多,例如:天正碳排放计算,PKPM绿建计算,犀牛系统里的Ladybug & honeybee等。
BIM+能耗分析 | Ladybug & honeybee
BIM+碳路 | PKPM系列绿建工作流
到这里,能源与建筑的关系就清晰了。如何为建筑降能耗的问题,自然就付出了水面。建筑节能章节,我就不赘述了,有兴趣可以回看往期章节。
↓ 往期回顾,下方链接 ↓
BIM+ESE | 建筑产业万亿级市场——建筑节能降碳调研报告(未完,待续)
BIM+ESE | 建筑节能降碳、可再生能源、储能产业链(未完待续)

能耗计算方法和工作流程
与BIM到底什么关系呢。BIM,是建筑信息模型。自然,BIM与建筑就产生了正相关,建筑的能耗与节能计算,自然也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必然就可以用BIM系统为建筑进行能耗和节能计算。
怎么计算和分析呢。以下是找一个模型展示下流程和逻辑。
1,新建模型。
绘制建筑的墙体,门窗,以及定义房间功能(这个非常的重要)。这一点与基于CAD系统的建筑节能分析过程类似。
定义房间名称时,需要注意:建筑空间的高度。这个空间会影响体积,体积会影响暖通专业的换气量和换气次数,间接影响能耗计算结果。
2,定义建筑的位置以及创建能耗模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Revit系统已经将全球各个国家维度的气候气象数据进行了汇总,只需要选择你建筑所在的位置就可以。创建能量模型,就是将刚才文字定义的房间进行了创建。
3,建筑参数设置
主要参数包括,房间名称,建筑的选用材质,
最后,生成报告。
这个报告,是通过on line的云计算,对建筑的指标进行评估,前提是需要用正版的revit才能实现。
总结
软件的参数设置部分,与咱们国家的节能计算有些相似,但是逻辑上不太一样。
以我们国家的节能计算系统(斯维尔、PKPM、天正等),是通过计算软件去匹配建筑需要增加多厚的保温才能满足XX规范得节能标准,从而实现节能75%或者近零能耗的要求。
而revit系统中的能耗分析,更加侧重于能源消耗指标,以及建筑的碳排放数量。通过计算空间、电气设备用量、综合评估每年的耗电量,最终得出碳排放量。
最后,还会生成一个优化建筑模型的技术指导,就像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