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期紧、流程多、管理要求高?用BIM技术提前策划,提升项目精细化管控水平!
01
引言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BIM技术已经逐步深入融合到项目具体的工作中,从建模到用模、从算量到深化,BIM逐渐从简单的三维展示,延伸到具体的深化应用中。
今天介绍的案例来自于河南天工建设集团的“南水北调”渠首分局业务用房项目”,该项目工期紧、流程多、管理要求高,因此项目利用BIM技术提前进行策划,提升精细化管控水平。
在具体的应用上,探索了国产BIM软件BIMMAKE的应用,从建模到工程量提取、从基坑开挖到场地布置、从模板砌体深化到轻量化展示,一款软件解决了多个问题。
1)建模方面,直接导入Revit模型,为项目建模人员节省土建建模时间12天,然后基于BIM模型提取混凝土工程量,进行砼用量管控。
2)建立复杂基坑模型,轻量化交底,有效保证土方开挖的施工进度,缩短工期4天。然后建立各阶段三维场布模型,合理规划施工场布。
3)基于主体模型,一键排布模板和砌体,出图出量,有效控制材料损耗,其中模板工程效益提升3.67%。
4)此外,基于BIMMAKE的轻量化展示技术,可将模型整体或局部上传云端,实现手机扫码或网页浏览,提升复杂节点交底效率。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应用情况。
02
项目概况
“南水北调”渠首分局业务用房项目位于河南省南阳市,由河南天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建筑面积10668㎡,地下,主楼8层,两裙楼各三层,地下室局部为立体车库,基础结构复杂。

该项目作为南水北调渠首分局运行管理工作的必要场所,对于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段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单位对于加强项目管理、保证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工期的要求更高,并且要求采用BIM技术介入工程施工管理。
项目BIM团队建设方面:
为了更好地做到BIM工作落地,项目制定了BIM应用实施流程,明确了BIM参与人员的工作职责,公司BIM中心派专人驻场,负责BIM技术落地应用的推进。

应用流程图
03
项目应用实践
(一)模型创建与混凝土算量
1)模型转化
项目前期已经有Revit格式模型,但模型精度在一些部分不能满足指导施工的需求,因此需要进行模型细化。
相对于Revit,BIMMAKE因操作简便,项目BIM人员对其接受程度更高;且项目工期紧,如抛弃已有模型再次创建,建模时间较长。
基于这种情况,项目应用BIMMAKE软件,将Revit模型导入,然后使用BIMMAKE中的一键处理等功能进行调整,转化为施工管理模型,实现一模多用,为项目建模人员节省土建建模时间12天。
设计提供的结构模型
BIMMAKE深化模型
2)混凝土用量控制
传统方式:
该项目在使用BIM模型进行混凝土用量控制前,混凝土用量控制流程如下:1)项目技术人员手工计算拟浇筑区域的混凝土量;2)劳务班组也进行计算后向项目技术员上报混凝土浇筑量;3)项目技术人员将自己手算的混凝土用量与预算人员的预算量做一个比对,如误差不大,作为混凝土标准用量,对劳务班组提供的混凝土量进行审核。
BIM控量方式:
运用BIM模型进行混凝土算量后,混凝土用量控制流程如下:劳务班组将计划量上报,与BIM模型提取出的混凝土工程量进行比对,控制混凝土进料,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控制及记录,统计出混凝土实际用量,浇筑完成差量分析,分析混凝土用量节超,总结经验并调整下次混凝土浇筑。
通过以上流程审核,有效控制混凝土用量,并且避免了传统模式中技术管理人员手工算量的繁琐工作。
例:以项目主楼-1层~7层混凝土量分析,计划量比BIM量多了34.8方,可见通过BIM量更有助于提供准确的计划量,进行更准确的BIM报量,BIM技术为混凝土管控提供了更加精细化的参考指标,通过计算,该部分混凝土产生效益20000元。

(二)土方开挖模拟与施工场布
1)土方开挖模拟
该项目地下室结构复杂,采用筏板+桩承台的基础形式,基础电梯井坑、立体车库、坡道、集水井存在比较密集的交叉冲突,基坑开挖较为复杂,放样管理控制难度大。
在该项目中,使用BIMMAKE根据图纸建立土方开挖模型,基坑放坡冲突位置直观显示,便于提前处理。
生成的轻量化模型,可以直接手机扫码或打开网页浏览,进行现场交底,对施工班组明确基础工程中的复杂节点施工工序和技术要点,提高交底效率,有效保证了土方开挖的施工进度,工期缩短4天。

2)施工现场布置
利用BIMMAKE软件建立场布模型,项目管理人员提前对现场各阶段布置作出规划,对现场的施工区域进行划分、施工通道的布置、现场临水临电的布置、现场生产设施、现场办公以及生活区等内容进行模拟布置,优化进出场路线,合理安排材料堆放位置。
利用自带的渲染功能进行渲染出图,提高了场布渲染的出图效果,使模型效果更加真实,便于进行项目的展示与宣传。
基坑阶段三维场布
办公区局部与实际效果对比图
主体阶段三维场布
(三)模板、砌体深化,助力精细化管控
1)模板精细化管控
本项目为公司重点项目,对模板工程施工质量要求高,因此全部使用新购模板,因此需对模板工程进行深化建模,对混凝土构件的模板进行提前策划,保证模板尺寸的准确性,不仅有助于提高混凝土构件尺寸准确,也可提升混凝土构件整体浇筑质量。
另外经过提前策划,可减少模板的过多裁解,减少碎模板废料的产生,提高模板的周转效率,为项目节约成本。
项目基于BIMMAKE的模板功能,一键排布模板,并基于模型提取模板工程量和配模图,用于模板进场计划编制和用量控制,以及劳务结算,大幅减少了技术人员算量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并且有效控制了模板的材料损耗,提升了模板工程效益3.67%。

2)砌体排布提前策划
本项目作为南水北调渠首分局的主要办公场所,对砌体砌筑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项目运用BIMMAKE对砌体墙进行提前策划,生成砌块排布图,指导现场施工。
软件还可统计砌块规格和数量,包含墙脚小砖和梁底斜砌工程量,指导采购,并保证砌块可根据需求一次搬运到位,减少二次搬运和现场裁砖造成的砌块损耗。

(四)模型轻量化,轻松展示与交底
BIMMAKE支持模型云端上传和查看,并且生成二维码链接,实现随时随地轻量化浏览,解决了现场查看模型不便的问题。且模型数据保存完整,查看方便,有利于BIM的推广落地。
项目地下室基础结构复杂,在进行技术交底时,关于基础结构图纸问题用文字及图纸难以表述,通过模型深化以后,在BIMMAKE上进行模型上传,生成二维码,便于现场展示,描述问题,提高了交底效率。

其他部位轻量交底:
三维场布:

砌体排布:

04
应用总结
在该项目中,使用BIMMAKE软件进行了建模、场布、砌体/模板的深化设计、工程量的提取以及模型轻量化展示,通过BIM技术,助力项目精细化管控,提升了管控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一定程度上为项目节省了成本。
因为BIMMAKE软件的易操作性,使项目技术人员快速掌握,为项目管理带来价值,有效提升了项目的BIM技术水平,并为项目培养了一批BIM技术人才,为项目信息化、数字化管理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END-
作者 | 广联达B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