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案例 | BIM+VR,打破感知的边界,助力多方协同管理工作

作者: 时间:2023-01-04 点击数:

BIM案例 | BIM+VR,打破感知的边界,助力多方协同管理工作


 

1

工程概况

深圳市莲塘口岸是深圳市规划建设的第七座跨境陆路综合口岸,也是深圳市最后一个口岸,其建设有利于深圳市内陆口岸功能的优化调整。

 

本工程位于罗湖区莲塘街道西南角,北临罗沙路,南至深圳河。总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

 

项目列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粤港合作的重点项目。

 

 

2

策划决策

针对人流、物流、车流、复杂环境依托BIM模型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人员分布、人员种类、体积、行走速度、人员对路径的熟悉程度及人员耐心等因素,模拟整栋建筑的疏散场景,综合检验设计的合理性。

 

 

3

项目设计

利用体量功能将项目方案进行三维演示及比选,形成设计成果。设计模型直接生成平面及立面图纸,实现三维设计交付。利用BIM开展管线设计,先后制作了四套机电设计方案进行经济、功能、可靠性的分析。

 

 

 

 

4

施工建造

基于设计模型开展模型核查及构件信息添加等工作,实现设计模型延续运用。英基于BIM技术对钢筋节点进行三维排布,解决钢筋碰撞问题,指导现场下料和施工。通过BIM技术,对场地规划方案进行比选分析,优化调整方案。

 

65°大倾角钢筋混凝土斜柱是本项目施工的重点和难点,直径1400圆形大截面,高度为27.8米。先后制作了四套方案,依次为满堂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分层搭设单侧贝雷架平台、分层搭设单侧钢管贝雷架平台和一次搭设贝雷架剪力墙结构大平台,经过项目及专家论证,贝雷架剪力墙结构施工大平台的利用优点是施工难度低,几乎不影响工期,初步估算节省材料费六十万元。

 

在协助方案比选阶段,节省了大量时间,原始净空只能达到4.85米,经过多方沟通,采用水电专业与暖通专业管道穿插,最后分管拆分与压扁之后,净空达到5.05米,满足净空要求。对整合模型开展管线排布,并添加资料架模型及绘制机电施工详图。

 

基于BIM模型和现场实际施工进度计划,建立实时动态进度模型管理模拟,提高项目部对项目的宏观把控能力,并合理制定材料采购性计划、人与调配计划,精确控制施工进度,优化施工之资源。

 

利用BIM技术,建立临边、洞口等安全标识,并自动统计安全防护设施需求计划。通过协同平台,各参建方参与协同更新及工作流程,开展变更、质量安全管理,实现多方协同管理工作。

 

 

 

5

新技术应用

基于BIM模型搭建相应的安全体验VR平台,激发项目人员安全教育学习积极性及意识。通过无人机与BIM相结合,为场地管理提供支持。

 

依托宝冶自主开发的宝冶工具集平台,融入二次结构工艺标准进行深化设计,辅助现场标化作业。将BIM技术全方位的应用与设计施工阶段,并为各参与方提供了丰富准确的数据支持。

 

目前已编制从设计、施工、运维等72个BIM标准。形成了以BIM为核心的标准和业务流程体系。

 

 

作者:BIM学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