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模”到“用模”,这款软件解决多个项目问题

作者: 时间:2023-01-04 点击数:

“建模”到“用模”,这款软件解决多个项目问题01

引言

 

中核中原是一家非常重视BIM技术的企业,在推广过程中注重应用的落地,强调BIM技术要扎根于项目,与业务融合,而并不在于展示与宣传

 

本期内容主要介绍企业在“章丘明水古城配套设施项目”上,探索国产BIM软件施工深化应用的实践。项目采用BIMMAKE软件,主要应用内容有:

 

1)模型创建:通过GTJ商务模型导入,获取BIM深化模型,为场布模型创建、模板砌体深化奠定模型基础,无需重复建模,大幅提升建模效率

 

2)场地策划与应用:利用BIM技术进行场布策划,统计临建工程量,进行过程管控。

 

3)模板、砌体的精细化管控:利用BIMMAKE一键排布与出图出量的功能,指导现场下料施工,提升精细化管控水平。其中配模效率提升60%砌体工程节约材料5%左右

 

在一款软件中,实现了从模型创建到模型应用,下面我们详细了解一下他们的应用情况。

 

02

项目概况

 

“章丘明水古城配套设施项目”位于济南市章丘区明水街道,项目占地27.4万平方米,总建面43.1万平方米,为多类型古建筑群体工程的EPC项目。

 

项目定位高,从前期方案设计到施工图优化、再到现场施工以及项目管理,都需要BIM技术的应用来辅助项目推进。

 

其中前期施工场地部署以及现场二次结构、模板施工深化的BIM应用,项目部选择BIMMAKE进行BIM施工深化,做好成本管控,为项目降本增效。

 

项目效果图

 

1)项目重难点:

  • 项目涵盖大量超限坡屋面,造成大量高支模,模架搭设难度大。

  • C区1000吨大跨度钢结构屋架,跨度与重量为济南市第二大,构件预制加工、拼装、顶升难度大,对现场场地规划要求高。

  • 地下包含大量溶洞与泉眼,提升了现场施工部署与降水的工程难度。

  • 由于建筑专业众多、装修风格多样、结构复杂,各专业深化方案与图纸繁多,各专业队伍协同、施工预算与成本等控制十分复杂与困难。

     

    2)BIM应用方案:

    制度与标准保障:为保证项目BIM应用的顺利推进,项目在前期即明确了人员分工、制度、建模标准,确保各方在统一的制度下进行协同与管理,保证模型建立的准确性与可用性。

     

    制度与标准保障

     

    组织架构搭建:项目成立BIM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作为组长,对项目BIM实施工作负责,协调项目各参与方与资源配置。

     

    项目BIM组织架构

     

    BIM技术应用框架:明水古城项目BIM技术应用,充分发挥项目EPC优势,贯穿设计与施工环节,依托公司GEPS系统、安监平台、BIM5D平台、智慧工地BI平台,实现全员、全过程、全生产要素、全管理环节的应用。

     

    BIM技术应用框架

     

    其中BIMMAKE主要是施工阶段的应用,包括:施工场地布置、砌体排砖与拼模。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具体的应用情况。

     

    03

    项目BIM应用

    01

    模型创建

     

    模型是BIM深化应用的基础,对于排砖、配模深化应用,需要在BIMMAKE中建立深化应用模型。

     

    在该项目中工程技术人员根据不同专业与业务需求,分别建立算量模型、土建模型、机电模型、钢结构深化模型、施工深化模型。

     

    全专业BIM模型

     

    其中排砖、配模使用的BIMMAKE深化模型,直接通过GTJ商务模型导入的方式获取,然后利用BIMMAKE中的一键处理与细化编辑功能,对模型进行深化,为排砖、配模的应用奠定基础。

     

    这种方式无需再次建模,大大提高模型获取效率。

     

    BIMMAKE深化模型获取

     

    02

    BIM场地策划与应用

     

    本项目占地27.4万平方米,项目开发周期短,利用传统测量方法无法快速且精确地获取项目场地信息,在项目初期,公司组织项目成员利用倾斜摄影技术进行项目场地测量,提升了工程测量的精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1)基于BIM的场地布置

     

    依据倾斜摄影模型,利用BIMMAKE进行三维场布建模,同时将项目BIM模型(由GTJ商务模型导入获取)链接在场布模型内,充分考虑施工的作业面与工序,合理规划现场施工运输道路,精准布置塔吊、临建、木工、钢筋车间以及水泵房等设施的位置。

     

    倾斜摄影模型

    BIM场地模型

     

    2)生成CAD平面图与过程管控

     

    依据三维场布模型,生成CAD平面布置图,指导现场施工与布置。

     

    过程中通过无人机航拍与倾斜摄影三角测距,把控形象进度与塔吊、临建、道路布置的位置准确度,真正做到利用BIM技术指导现场施工。

     

    CAD平面布置图

    施工现场

     

    3)临建工程量统计

     

    软件提供了临建工程量统计的功能,可以一键输出场地临建设施明细表,提高项目成本核算的效率。

     

    临建工程量统计

     

    另外,本项目作为地标性项目,经常会有各界领导与同仁进行参观,通过BIMMAKE自带的动画制作与渲染功能,输出现场漫游视频,可以更加直观地进行项目宣传。

     

    视频渲染动画

     

    03

    模板、砌体的精细化管控

     

    项目结构造型复杂,且模板、二次结构施工量大,现场由多个班组进行施工,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统一的标准,很难确保现场施工质量。

     

    项目充分利用BIMMAKE软件中的排砖、配模功能,提前对结构进行二次深化设计:

     

    在主体结构工程中,利用配模的功能,形成配模图,指导模板下料与施工。

     

    在砌体结构工程中,利用砌体排布的功能对砌体墙进行精细化排布,生成排布图以及材料明细表,用以指导现场施工。

     

    应用流程如下:

     

    砌体排砖与配模应用流程

     

    1)BIM配模指导现场施工

     

    首先,依据设计说明与施工方案要求,在软件中设置相应的参数与标准,然后一键生成配模模型、并生成配模图。

     

    基于BIM配模模型与导出的配模图、模板材料表,指导下料与现场生产。实现现场模板用量控制,降低损耗量,提高项目材料精细化管控水平。

     

    BIMMAKE配模应用流程

     

    2)BIM排砖指导现场施工

     

    与模板应用类似,先依据设计说明与施工方案中的具体要求,在软件中设置相应的参数定立排布标准,然后快速排布砌体BIM模型,并生成排砖图,提高出图效率。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模型与实际联动,通过标卡标注开洞位置,结合移动端设备,指导现场施工。

     

    BIMMAKE排砖应用流程

     

    通过排砖图纸与材料明细图,指导现场砌体施工,根据明水古城项目统计,节约材料约5%左右。

     

    04

    项目应用总结

     

    “章丘明水古城配套设施项目”上,从模型的创建,到场布策划、配模排砖深化应用,在一款软件中实现了建模与用模,解决了应用问题,主要结论如下:

     

    1)效率提升

  • 学习应用:项目BIM技术人员能很快地学会软件,降低了学习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 模型获取:一模多用,实现了数据互通,深化应用无需重复建模,大大提高模型获取效率。

  • 场布建模:场布模块操作简单,参数化族库直接引用,快速创建场布模型,指导现场施工。

  • 木模板配模设计:较常规建模,极大地提高了建模效率。根据模板配置参数,自动识别需要配模的部位,一键生成,配模时间1天,效率较以往提高60%

  • 二次结构深化:可以根据内置的规则,快速布置腰梁、过梁等二次结构,快速准确输出砌体组砌排布图,指导现场施工。

     

    2)成本管控提升

    利用BIMMAKE场布、排砖、配模的功能,输出临建工程量统计、模板用量统计、二次结构用量统计,辅助现场材料管控,合理组织材料进场,提升了材料进出场精度,缩短制作工期,减少了部分资金的周转占用时间。其中砌体部分节约材料5%左右。

     

    3)现场管理交底更方便

    利用BIM模型进行三维可视化交底,尤其是在配模和二次结构的交底中,极大提升了与劳务工人沟通的效率,解决复杂节点交底困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