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省级优质国际化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教办外〔2024〕177号)、《关于开展中外人文交流内涵提升项目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教办外〔2024〕225号)、《关于开展2025年河南省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教办外〔2024〕235号)、《关于开展2025年河南省国际中文教育质量提升项目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教办外〔2024〕256号),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有关项目的申报遴选工作。经个人申报、学校推荐、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省教育厅决定立项建设一批省级优质国际化课程、中外人文交流内涵提升项目、2025年河南省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和2025年河南省国际中文教育质量提升项目。现将立项名单予以公布,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立项名单
立项建设省级优质国际化课程36门,中外人文交流内涵提升项目188个(其中,河南省国情教育课程项目65个、河南省国情教育基地项目64个、河南省社会实践活动项目59个),2025年河南省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101个(其中,重大项目10个、重点项目30个、一般项目61个),2025年河南省国际中文教育质量提升项目79个(其中,教育资源开发类项目30个、教学实践活动类项目49个),具体名单见附件1至附件4。
二、建设周期
省级优质国际化课程建设周期为2年。中外人文交流内涵提升项目中,河南省国情教育课程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河南省国情教育基地项目和河南省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建设周期为1年。2025年河南省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建设周期为2年。2025年河南省国际中文教育质量提升项目中,教育资源开发类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教学实践活动类项目建设周期为1年。特殊情况经省教育厅审核同意后可适当延长建设周期,无故不能完成研究任务或自行中止的项目,按规定予以撤销。2025年河南省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重大项目需在2025年6月底前举行开题报告会,邀请相关领域省内外同行专家学者参加,进一步明确研究思路、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其他项目由项目所在单位提出开题要求。开题报告会情况作为项目成果鉴定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经费资助
各项目所在单位要为项目顺利推进实施提供资金、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强化激励约束,增强项目实效。省教育厅对“省级优质国际化课程”给予2万元的经费资助,对“2025年河南省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分别给予3万元、2万元的经费资助,对“2025年河南省国际中文教育质量提升项目”教育资源开发类项目给予1万元的经费资助,对“中外人文交流内涵提升项目”给予政策、资源支持。“2025年河南省国际中文教育质量提升项目”教学实践活动类项目分为资助项目和立项项目,省教育厅对立项项目给予政策、资源支持,对资助项目给予适当经费,经费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拨付,项目负责人须按照实际支出向学校外事管理部门申请使用,实报实销。各项目所在单位须按不低于1:1的比例对获批经费项目提供配套资助,对其他立项项目给予不少于1万元的经费支持,经费主要用于项目调研、学术交流、实践应用、成果推广等。项目经费专款专用,不得用于与项目无关的开支。项目负责人应按照申报书所列的各项经费支出范围,在所在单位财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支配和使用项目经费。
四、结项验收
(一)结项条件省级优质国际化课程结项须满足《省级优质国际化课程结项基本条件(试行)》(附件5)。中外人文交流内涵提升项目结项须满足《中外人文交流内涵提升项目结项基本条件(试行)》(附件6)。2025年河南省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项须满足《2025年河南省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项基本条件(试行)》(附件7)。2025年河南省国际中文教育质量提升项目结项须满足《2025年河南省国际中文教育质量提升项目结项基本条件(试行)》(附件8)。
(二)结项证书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省级优质国际化课程等项目进行结项验收,为通过结项验收的项目颁发结项证书。
五、其他事宜
1.各单位要加强对立项项目的管理和指导,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并以项目建设为契机,持续推动来华留学教育、中外人文交流及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2.各单位要加强经费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合规、有效使用。
3.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成员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相关法律规定和有关外事纪律要求,保证取得的各项研究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