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与国际教育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8-27浏览次数:10

    在河南省第九届普通高等学校“出彩中原”大学生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下,7月26日至8月1日文化旅游与国际教育学院广告艺术设计2302班的高成志同学与全省31所高校青年学子,走进周口师范学院共同开展“探寻非遗技艺 赓续文化传承”专项行动。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调”为切入点,通过理论研习,沉浸式体验与深入调研,开启了一场非遗文化的传承之旅。

    活动中他通过学习《周口地域文化与越调艺术流变》《田野调研方法论》等课程,系统梳理了越调从清代乾隆年间南阳起源,到清末鼎盛于中原、辐射陕鄂皖鲁的传播历程。了解并初步掌握非遗保护的科学路径,为后续实地调研了奠定学术基础。在申凤梅越调艺术中心与许昌市戏曲艺术馆的实地参观中,通过在讲解员的细致介绍与专业戏曲演员的表演下,他深刻认识到越调这一古老剧种的起源、演变以及独特的艺术特色。每一件历史资料和道具都承载着越调艺术的发展历程。从传统的唱腔到精美的服饰,从经典的剧目到精湛的表演技巧,越调艺术不仅是表演,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延续。

    随后,在同前任戏曲剧团老团长的交流与越调的学唱的过程中深度钻研发展历程与越调的唱腔唱法,他了解到虽然剧团面临资金短缺,人才断层的困境,但每年仍完成120余场下乡演出,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通过这次访谈,不仅使他近距离感受到了戏曲文化的魅力,更激发了他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责任感。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戏曲艺术。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对青年学子行动的见证,更是一份文化使命的接力书。高成志同学从理论课堂的溯源寻根,到戏台方寸的研学实践,让越调这一古老剧种在青春视角下焕发出新的生机。而越调回馈给青年的,不仅是文化自信的深层觉醒,更是一个民族以文化自觉凝聚复兴力量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