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按照教研活动方案分头开展本学期教研活动。
(一)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联合开展集体备课会。常务副院长白西乔莅临指导,教研室全体专兼职教师参会。
首先,教研室传达了马克思主义新学期会议精神,就新学期教学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然后,开展联合集体备课活动。在备课组长的主持下开展集体讨论,最终教研室在核心问题、教学素材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为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切实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做好了充分准备。
白西乔结合教研活动开展情况,指出:教研室集体备课要共同研究每一堂课的教学主题、核心问题、教学目标,共同整理相关的马列经典文献、党的重要论述、其他观点史料、主要历史事件、重要案例数据,共同探讨教学难点、学生问题、教学方法、注意事项,为课堂讲授做好充分准备。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国家安全教育教研室
本次教研活动主要有三个环节:首先,老师们集体学习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关于上好高校思政课的指导意见》等上级文件;其次,围绕“五金”建设、课程服务专业群等问题,明确本学期教研工作重点。最后,就加强《劳动教育与实践》精品课建设老师们进行了交流讨论。
白西乔结合教研活动的开展,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加强集体备课,重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共同整理思政课相关的马列经典文献、党的重要论述、其他观点史料、主要历史事件、重要案例数据等。二是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共同解决思政课教学难题,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三是加强课堂管理,从教学管理制度、授课内容、意识形态等方面明确教学工作相关要求。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与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联合开展集体备课会。白西乔出席会议并指导,教研室全体专兼职教师参会。会议围绕“凝心聚力备好思政大课 以史铸魂坚定理想信念”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会上,两个教研室就新学期教学进度、授课内容与教学要点等进行集体研讨和规划。本学期教学将严格遵循教育部思政课教学相关要求,结合学生学情特点,以“分阶段递进、模块化设计”为思路,聚焦基础理论深度阐释、实践导向与热点回应,通过“问题链导入+案例式教学”的教学方法切实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随后,围绕专题“纪念抗战胜利 坚定民族信念”开展集体备课,与会教师一致认为,该专题是落实“大思政课”理念的关键载体,需将抗战历史中的“精神密码”与新时代“强国有我”的青年使命有机衔接,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悟“精神传承”的时代价值。
(四)军事理论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魏丹丹对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教研工作进行全面复盘。他从“课程教学实施、教材选用更新、线上线下融合、学生反馈调研”四个维度梳理成效。随后聚焦新学期重点,明确三项核心任务:一是修订教学大纲,新增“新时代国防建设”等专题,更新案例;二是通过“老带新”、专家培训提升教师能力,联合武装部开展国防教育基地研学;三是推进“课程思政”与军事理论教学融合。
会议最后,全体教师围绕“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军事理论教学” 开展专题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军事理论课程是落实 “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需结合 “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国家安全意识” 等核心要素设计教学环节:例如在 “国防法规” 章节中,通过 “我国国防法修订历程” 讲解强化学生法治观念;在 “现代战争形态” 章节中,结合 “我国航母发展历程” 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