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大国工匠面对面 技能传承手牵手

发布时间:2025-03-20     责任编辑:党委宣传部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化落实教育部现场工程师专项人才培养计划,服务河南省制造强省战略,3月17日,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特邀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梁兵走进校园,与“华中数控—河南工院”现场工程师2401班学生展开面对面座谈,共话技能成才与智能制造时代下的职业规划发展路径。

人工智能重塑行业生态:工匠精神与数字技能并重

座谈会上,梁兵以学生代表提出的“人工智能对职业的冲击与机遇”问题为切入点,剖析了智能制造浪潮下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他提出:“数字化并非取代工匠,而是推动工匠从体力劳动者向智能装备设计师跨越。未来的工匠既要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要会‘代码是怎样编写的’。”面对学生关于“传统技艺与智能制造如何平衡”的提问,他强调,人机协同是核心,工匠的经验直觉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才能实现高效决策。他建议学生积极参与技能竞赛,在实战中培养系统思维,适应产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产业升级倒逼专业革新:课程与岗位需求精准对接

针对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梁兵结合自身经历指出,职业教育必须紧跟产业变革步伐。以“华中数控—河南工院”校企合作为例,学校通过定制化课程、引入智能制造产线实训平台,将制造执行系统MES、绿色制造技术等前沿内容纳入教学,实现学习内容与岗位技能的无缝衔接。现场工程师2401班学生代表表示:“课程中新增的数字孪生虚拟仿真模块,让我们提前掌握了企业所需的数字化技能,对未来就业充满信心。”

系统思维培养职业能力:坚定学生技能成才信念

针对现场工程师2024级大一学生“现阶段应注重哪些能力”的困惑,梁兵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夯实专业基础,尤其是数学与编程能力,为智能化工具应用打牢根基;二是通过竞赛、实训培养系统性工程思维;三是树立技能报国的职业信念。他分享了自己从普通技工成长为“大国工匠”的经历,直言:“真正的工匠不会‘躺平’,我们的技能关乎国家战略安全。看到自己维护的装备守护国防,才明白奋斗的价值。”

座谈会后,现场工程师2401班学生们纷纷表示,与“幕后英雄”的零距离交流,不仅拓宽了专业视野,更坚定了投身智能制造、服务国家战略的决心。正如梁兵所言:“技能成才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与时俱进,才能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

此次活动是学校推进教育部现场工师专项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重要举措,为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注入了“工匠基因”。通过邀请顶尖技能人才进校园,学校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使命感。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协同,依托智能制造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为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业输送更多“精产线设备操作、懂产线安装与调试工艺、会项目规划和质量管理、善故障诊断沟通协作、能进行产线工艺改造创新”的现场工程师,助力企业重点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

(供稿/机械工程学院 撰稿/任燕 单位审核/苏君 编审/杨爽)


版权所有©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豫ICP备08007302号-1

校址:河南省南阳市杜诗路1666号   邮编:473000  

学校党政办电话:0377-63276990/63270196   传真:0377-63270216   招生咨询电话:0377-63210238 

豫公网安备 41130202000097号 手机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