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召开第三周教研活动

发布者:dzxx发布时间:2025-09-25浏览次数:10

2025年9月16日下午,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按照学期初制定的教研工作计划,绕教学规范、课程建设、金专业建设、岗位能力图谱等核心议题组织各教研室开展了本学期第三周教研活动。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研室、软件技术教研室、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和信息技术基础教研室

  

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研室、软件技术教研室、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和信息技术基础教研室全体专兼职教师在系部楼2302办公室联合召开第三周教研活动。活动主题:强化教学规范、抓实毕业环节。

首先朱西方老师重点强调教学纪律与教学态度建设,随后在研讨环节,各教研室老师达成共识,提出将从三方面严抓落实:一是规范课堂管理,杜绝教师迟到早退、备课不充分等问题;二是锤炼教学态度,要求教师秉持育人初心,注重因材施教;三是建立监督机制,定期核查教学日志与教案质量,及时整改不足。针对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李淑霞老师提出指导老师须按指定时间节点与学生线下见面落实工作,要解读选题指南、确定初步选题,明确开题报告规范、资料范围等要求。此次教研活动召开,全体教师将以更规范的教学管理、更严谨的治学态度,切实保障毕业环节质量,持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二)电子通信基础教研室、电子与移动通信教研室、物联网应用技术教研室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研室

电子通信基础教研室、电子与移动通信教研室、物联网应用技术教研室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研室联合在学院大会议室召开第三周教研活动。活动主题:金专业及岗位能力图谱建设。

活动伊始,方华丽老师系统介绍了金专业及岗位能力图谱的建设标准与相关要求,围绕政策依据、结构设计、内容要点及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帮助老师们全面理解金专业建设的内涵与岗位能力图谱的开发流程,为后续专业优化与课程改革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指引。在随后的研讨环节,各教研室教师结合专业实际,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就能力图谱的构建方法、课程体系对接、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教师们一致认为,金专业与岗位能力图谱建设是推动专业内涵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身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扎实推进“五金”建设任务,不断完善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

(三)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教研室、人工智能基础教研室和大数据与云计算教研室

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教研室、人工智能基础教研室和大数据与云计算教研室联合在学院小会议室2311召开本次教研活动。活动主题:推进金专业建设,深化岗位能力图谱开发,实现教学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

首先,教研室主任李江岱带领全体专兼职教师学习了《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岗位能力匹配指导意见》文件,深刻认识到岗位能力图谱对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作用。然后,老师们围绕大数据运维、AI数据标注等核心岗位展开深入探讨,老师们结合现有课程体系,将岗位能力拆解为28项具体指标,建议修订《Hadoop大数据平台搭建与应用》《数据标注工程》课程大纲,新增“岗位模拟实训”模块;最后冯贤菊老师就“岗位能力指标与课程知识点融合”发表个人学习感受,提出可通过案例教学强化学生岗位适配能力,获得老师们一致认可。

此次教研活动的召开,明确了金专业建设的核心方向,解决了岗位能力与课程体系脱节的问题,完成了岗位能力图谱初稿编制,为后续教学实践优化、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技术人才提供了清晰路径,进一步夯实了校企协同育人基础。

(供稿/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撰稿/戴田旺  摄影/各教研室  单位审核/涂豫  编审/刘天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