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诊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诊改 >> 正文
关于印发《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3-31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印发《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的通知

豫工院教〔201871


学校各单位、各部门: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已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按照要求,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

201846

附 件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

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为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自我保证长效机制,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持续提升,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教高〔2016398号)等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规划实施期为2016年—2020年。

一、建设基础

(一)建设优势

1.具有较强的综合办学实力

学校创建于1973年,先后隶属于国家第五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兵器工业总公司,现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举办,河南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局管理。现设置有机械工程学院、机电自动化学院等13个教学单位,开设有60个高职专业,与河南科技大学联办3个应用型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工科专业为主体,以机、电、土木类专业为重点,以军工专业为特色,工、管、经、文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目前在校生1.7万余人,专兼职教师888人,是河南省国防科技工业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先后荣获“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是教育部确定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和现代学徒制“双试点”院校。20176月,学校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河南省国家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立项建设单位。

2.具有重视质量建设的优秀军工办学传统

在四十四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主动适应国防科技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秉承长期军工办学形成的“忠诚可靠、坚韧不拔、艰苦奋斗、敬业奉献”优良传统与作风,大力弘扬军工精神,培养具有“忠”“毅”品性的人;牢固树立军工标准意识,培养具有“严”“细”作风的人;高度重视军工质量文化建设,培养具有“精”“优”质量观念的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了以“军工精神、军工标准、军工质量”为主要内涵的军工特色,广大教职工牢固树立 “质量第一,质量就是胜利”“质量是国防科技工业的生命”“质量是军工队伍素质的体现”的质量意识,形成了“零缺陷、零差错,一次做对、万无一失”的质量行为准则。重视质量建设的军工办学传统为学校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实施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

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高度重视质量管理,构建了学校、二级教学单位、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督导、同行和学生三方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激发教师教学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实施学校对二级教学单位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监控与评价,每年年底对二级教学单位教学工作进行考核、总结和表彰,促进各教学单位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生成主体作用;建立了学校、二级教学单位、专业三级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发展等多个方面展示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状况,接受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完善了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引入社会第三方对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用人单位满意度、就业竞争力等方面进行追踪评价,为学校教学工作改进提供数据支撑,形成了内外结合、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保证了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4.建立了绩效考核工作制度

学校坚持“强化特色,提高质量,创新引领,内涵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了自我加压、自我激励、自我提高、自我约束的工作机制,在全校范围内持续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学校成立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绩效考核标准,出台了绩效考核管理相关制度,构建了由考核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形式、考核结果、特色创新等组成的绩效考核体系,促进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学校内部治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建设国家级优质高职院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深化与之匹配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一是制度体系需进一步完善;二是民主管理机制需进一步完善;三是工作机制需进一步理顺;四是校院(系)两级管理职责需进一步厘清;五是干部的管理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2.专业结构动态优化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学校部分专业对产业发展需求调查研究不够,缺乏预判性,反应不够灵敏,还不能满足国防科技工业、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专业群内不同专业间紧密度不高,缺乏资源优势互补和相互支撑;新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对市场需求、专业建设条件、专业建设思路、生源状况缺乏全面调研分析;专业预警与退出机制尚不完善,缺乏专业建设的质量标准与指标体系,尚未形成有效的专业动态优化机制。

3.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

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的吻合度不够,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契合度不够,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课程教学模式比较传统、单一,与学生生源多样化、差异化培养需求的符合度不够,不能满足学生人人成长成才的发展要求。

4.教师发展的动力机制不够健全

学校对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够到位,使教师缺乏职业发展的恒久动力;教师分类考核、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完善,使部分教师缺乏进步的动力;教师个人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不够明确,缺少相应发展阶段标准,使部分教师忽视自身的发展,存在职业倦怠现象。

5.学生发展的中心地位体现不够

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重视教师的“教”过程控制,轻视学生“学”的过程控制;以教师为中心、学校本位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转变工作力度不够;在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方面,学生中心地位体现不够明显。

6.智能校园建设相对滞后

学校缺乏统一的应用平台,各部门数据类型各异,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各业务系统数据不能实现共享,存在“信息孤岛”;没有建立数据分析与反馈机制,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质量生成主体获得数据信息反馈通道不畅。

二、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战略,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等为指导,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念,遵循“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以提高政府、行业、学校、企业、社会、学生、家长等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的满意度为目标,以校本数据平台为支撑,进一步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常态化、制度化、可持续的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促进学校更好履行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三、基本原则

(一)理念先行,系统设计

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命线”质量理念,准确把握诊改工作方针,深刻认识诊改是对时代要求的主动响应,是一项综合性、全员性改革,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基础性工作和有力抓手;立足校情,明确目标任务,把握体系建设基本要素,系统设计,建立“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形成军工特色质量文化,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二)问题导向,精准发力

聚焦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扭住专业、课程、师资、学生,纵向打造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体系、标准体系、制度体系,横向重点构建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层面“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以实施“十三五”规划为契机,以建立目标体系、规划体系和标准体系为切入口,以建立自我诊断和考核性诊断制度为着力点,以建设校本数据中心为抓手,以课堂教学形态转变为突破口,精准发力,务求实效。

(三)突出主体,明确责任

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突出学校党委、行政、部门(单位)、科室(教研室)、教师(教职工)、学生各个层级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强化学校各层级管理系统间的质量依存关系,明确各层级人才培养主体责任,保证人人权责到位、部门分工协作、主体动力内生。

(四)强化过程,实时诊改

将诊改理念融入质量生成的全过程,依托人人参与、处处覆盖、时时共享的校本数据平台,事前明确目标与标准,做好规划与计划,事中抓好源头信息的收集、分析,随时关注反映关键要素(标准)即时状态的表现指标,实时诊断预测,即时发现问题、偏差,发出预警,实施调控,事后抓好全面诊断分析,剖析问题、学习创新,提升改进。

(五)持之以恒,螺旋上升

查找不足,完善提高,并长期坚持,逐步形成以改进、提升为重心的常态化诊改机制,使 “永不停歇地改进”成为主题。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建立上一层面的“果”与下一层面的“因”前后对照的诊断关系,构建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层面“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保障诊断与改进持续运行。

四、建设目标

依据学校“十三五”发展目标,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按照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等五个纵向系统,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横向层面,建立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支撑体系有效运行的校本数据平台,形成全要素、常态化、可持续的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长效机制,传承“严、慎、细、实”的军工质量文化传统,逐步形成军工特色鲜明的现代质量文化。到2020年,建成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形成可持续诊断与改进的工作机制。

五、建设任务与举措

(一)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聚焦人才培养这一核心工作,总结学校多年来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和绩效考核的经验与不足,认真分析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成过程,把握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在五个横向层面建立由目标体系、标准体系、制度体系等要素组成的完整质量保证体系

1.健全内部质量保证组织体系

学校成立质量保证委员会,在党委领导下,对质保工作进行指导;成立质量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质保体系设计与运行,及时发现诊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各单位(部门)和教研室成立质量保证工作组,组织持续开展内部质量保证各项工作,提高育人质量和管理水平。

2.构建目标体系和标准体系

对学校发展现状进行SWOT分析,在对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环境,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学生家长、学生等利益相关方对学校人才培养需求基础上,确定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发展目标及标准,各部门按照组织分工和各自的职责权限,依据学校发展目标,制定各自年度工作目标,并逐层分解到各个工作岗位,构成目标体系。

3.建设规划体系

完善学校“十三五”规划,制定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课程建设规划、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学生全面发展规划、智能校园建设规划、科技与社会服务规划、产教融合发展规划、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规划、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规划等12个专项规划,形成规划体系。

4.建设制度体系

学校以《章程》为基础,以“管理水平提升年”活动为载体,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国家、省有关教育政策法规制度为指导,以纵向五系统为基准,结合学校目前实际,按照组织管理、人事管理、图书管理、财务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科技服务、后勤服务、社会培训、校企合作、国际交流、信息服务、招生就业、安全保卫、监督控制等管控事项,明确各部门制度建设责任,将各管控事项工作流程与制度建设相配套,形成内控机制。

(二)校本数据平台建设

以学校智能校园建设为契机,在管理、教学、学生服务、校园文化、娱乐生活等方面建立多层次服务体系,搭建一个先进、稳固、可扩展的标准体系和底层技术框架,统一各用户身份认证平台、服务访问入口的信息门户平台和校园消息管理中心通信平台,集成业务系统,建设校本数据平台,涵盖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五大系统,面向学生、教师、社会公众等多个层面和多元对象,提供数据支持和信息服务。

1.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

建立信息标准体系,制定信息标准,实现包括统一数据中心、统一身份认证、统一门户三大核心功能的统一。

2.基础网络建设

升级校园网基础设施,扩容出口带宽,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建设高性能主机系统,部署多台服务器组成的虚拟机化集群模式;建设高性能数据存储系统,通过光纤通道交换机和中高端磁盘阵列系统,构建冗余的FC-SAN架构校本数据集中存储和管理中心。

3.应用系统建设

建设教学管理和服务管理系统。完善和建设包括教务管理系统、继续教育管理系统、网络教学空间、移动学习系统、数字化学习中心、教材管理系统、教学评价系统等,为学校提供教学一体化信息服务。

建设科研管理和服务管理系统。完善和建设包括科研管理系统、创新与创业服务管理系统等,为学校教师提供了科研与创新的一体化信息服务。

建设管理和服务管理系统。对照上级部门信息化管理要求,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实施,完善和建设包括协同办公系统、绩效考评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资产设备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应用,为学校的管理提供一体化信息服务。

建设校园生活服务管理系统。完善和建设包括一卡通平台、后勤服务信息平台等应用,为师生的校园生活提供一体化信息服务。

4.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

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和制定《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规定》《校园网入网用户守则》《校园网安全管理规定》《公共机房接入校园网络管理办法》、《网络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校园一卡通系统管理规定》《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办法》《信息发布制度》等规章制度,动态实时采集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的关键数据指标,即时掌握年度要点工作的完成比例及质量,各级目标设定的合理性,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工作、学生管理、专业建设方面的数据与状态,进一步反馈到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改进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为数据平台的建设与有效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5.数据管理队伍建设

培养一支技术过硬的数据管理队伍,进行共享数据中心及其它各类数据的分析与挖掘。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与数据挖掘,获取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方面的信息数据,为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和教学质量提高提供技术支持。

(三)军工特色的质量文化建设

质量文化渗透于人才培养质量管理全过程,将“忠毅”品性、“严细”作风、“精优”质量观念等军工文化内涵融入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之中,从物质、制度、精神、行为四个维度驱动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学校在军工特色校园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物质文化、强化制度文化、培育精神文化、激活行为文化,通过开展质量标准、质量计划、质量建设、质量控制、质量诊改、质量报告的全程建设,引导师生员工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查找不足,不断提高质量标准内涵,逐步建立起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符合学校发展战略,军工特色鲜明的质量文化体系。

(四)诊改运行机制建设

1.建立年度工作(学习)计划总结机制

学校每年根据“十三五”规划中年度工作任务,结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工作安排和学校年度工作实际,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各部门、二级教学单位、专业、课程、教师、学生根据学校年度工作要点和自身发展目标,制定年度工作(学习)计划,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并按计划开展工作,年终进行工作(学习)总结,不断学习创新、改进,形成学校、部门、二级单位、专业、课程、教师(教职工)、学生各层面年度工作(学习)计划总结机制。学校年终召开总结大会,对工作(学习)优秀的部门(单位)及个人进行表彰,并将年度工作(学习)总结在校园网发布,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

2.建立诊改工作报告机制

建立学校、部门(单位)、教研室、个人年度自我诊改工作报告制度,学校、专业(教研室)、课程(教研室)、教师、学生各质量保证主体根据自我诊改开展情况,结合学校考核结果,每年年底撰写自我诊改工作报告,在校园网发布,作为复核的重要依据,促进诊改工作有效实施。

3.建立诊改工作协调机制

建立诊改工作会议协调制度,质量保证委员会正常情况下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听取诊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审定诊改工作政策和重要制度,研究解决诊改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大困难和问题,特殊情况需要时可临时召开会议;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诊改工作的日常管理,正常情况下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协调诊改工作的日常事务与监督管理,特殊情况需要时可临时召开会议。

4.建立信息管理机制

健全学校、部门(单位)二级信息员管理队伍,制定业务管理系统流程规范,完善数据管理、采集与分析制度、信息管理与发布制度、信息员管理和用户管理制度(包括用户名密码管理制度和对超级用户的限制、授权规范等),完善突发事件处理以及备份恢复、日志、审计、档案建设等方面的规范,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数据应用与管理制度,为诊改有效运行提供支持。

5.建立自我诊改工作机制

学校各部门(单位)、科室(教研室)、教师(教职工)、学生等质量保证主体根据年度工作计划,从进度、质量、水平三个方面制定实施计划,依托校本数据平台,比照工作目标和标准,时时进行自我诊断,分析问题存在原因,不断学习创新,持续改进提升。

6.建立考核性诊改工作机制

在各质量保证主体自我诊断的基础上,学校结合年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实施年终考核,促进各质量保证主体持续改进,并将考核结果在校园网公布,接受全校师生监督,作为部门(单位)、个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六、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

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河南省教育厅出台了《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为引导和帮助学校建立常态化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奠定了基础。学校制定了《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方案》,对诊改工作进行了总体设计,出台《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管理办法》,对诊改工作实施“周小结、月分析、季报告”的监督检查,推广先进经验,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了诊改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二)智力保障

学校定期召开诊改工作专题会议,认真学习教育部及河南省教育厅有关诊改工作文件精神,使广大教职工充分认识诊改工作的意义,转变思想,更新理念,形成良好的诊改工作氛围;积极开展学习培训,组织校领导、中层干部参加教育部组织的诊改培训,同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校对广大师生进行培训、指导;学校学校成立质量保证委员会,全面指导学校诊改工作,确保诊改工作顺利进行。

(三)动力保障

学校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每年年底对各部门(单位)及个人诊改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将考核评价结果纳入学校绩效考核,作为部门(单位)、个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加强诊改工作过程监督,实施诊改工作过程监测,对推诿扯皮、行动滞后、贻误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并在学校网站设立诊改工作专栏及时公布相关政策文件、各部门(单位)及个人工作进展情况,接受社会和全校师生监督,催生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内在动力。

(四)经费保障

学校根据诊改工作任务,每年设立专项经费,同时积极主动和政府、企业合作,争取多渠道投入,保障诊改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资金的监督检查,严格遵照学校资金使用的有关制度,实行专项核算,专款专用,精打细算,加强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                                        201846日印发


版权所有©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质量管理办公室    办公室联系电话:0377—61633086

光武路校区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工农路291号   孔明路校区地址:河南省南阳市杜诗路16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