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宣传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组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选修课的教学工作,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和报告、心理行为训练和团体辅导,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社会生活适应能力。
二、通过广播、校报、橱窗、网络等多种媒介,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三、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根据大学生活不同阶段以及各层次、各学科学生、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运动会、广场咨询、心理测量、心理游戏等活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四、组织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严格咨询档案的管理。
五、开展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试活动,统计分析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依据和资料。
六、定期开展心理危机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及时干预,预防心理危机事件发生。
七、对班级心理宣传员、宿舍心理信息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心理问题识别、朋辈互助的能力和技巧。
八、指导大学生心理协会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社团开展心理科普活动。
当好主任的助手,协助主任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