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中心):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重要决策部署,进一步发挥“资助育人”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根据《河南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关于举办第18届河南省“诚信校园行”学生资助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教资助〔2025〕48号)精神,决定面向全校开展第18届河南省“诚信校园行”学生资助宣传教育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对学生资助工作的全面领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资助育人为活动主旨,通过广泛征集遴选高校、中职学生接触、接受国家资助的典型故事、感悟文章,宣传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及实施成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校园意识形态主阵地,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拓展。
二、活动形式和主题
本届“诚信校园行”学生资助宣传教育活动以“征文大赛”形式开展,征文主题为:“守诚信之本,怀感恩之心”。
三、参赛对象
本次活动面向全校所有在校生开展。每件参赛作品需明确一位作者(即参赛学生)和两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引导帮助学生积极参赛,把关文章写作政治方向、主旨立意,指导学生深入挖掘素材故事,协助完成相关修改提炼工作。
四、大赛流程
大赛设“高职组”和“中职组”两个组别,自2025年3月开始至2025年4月结束,分为“学院(中心)初选”和“校级评比”两个阶段进行。
(一)学院(中心)初选
各学院(中心)动员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活动初选,高职组按照各学院高职在校生数1:500的比例、中职组按照中职在校生人数1:200推荐参加校级评比作品。2025年4月20日前完成作品收集、评选、推荐。
(二)校级评比
2025年4月21日—2025年4月25日,学校组织专家进行终评。获奖作品由学校颁发获奖证书,各组别的一等奖报送参加省级比赛。
五、作品要求
(一)内容要求
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聚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聚焦学生受助脱困、成长蜕变、诚信感恩的典型事迹,紧扣“守诚信之本,怀感恩之心”的主题,结合个人或身边人经历,通过人物故事讲述受助成长体会,宣传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体现党和政府教育资助政策温度,倡导积极申请资助、自立自强、成长成才的意志态度。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突出正能量,内容真实生动。
(二)格式要求
篇幅2000字左右,A4版式排版。(详见附件1)
(三)版权要求
参赛作品须是作者本人的原创作品,不得抄袭、套改或AI直接生成,且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作者提交作品参选,即视为授权学校对该作品进行非商业宣传推广(包括且不限于网络、出版物、展演等形式)。学校在相关活动和资料中使用参赛作品,不支付作者稿酬。
六、奖项设置
活动设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8名和优秀奖若干名,对获奖作品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励。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学院(中心)要充分认识学生资助工作重要育人作用,高度重视本次活动开展。
(二)严格审核把关。各学院(中心)要组织相关力量对参赛作品进行评估筛选。严把政治关、政策关、质量关,确保推荐作品立场鲜明、导向正确,语言规范、健康向上,具有一定思想引领力、情感号召力和舆论影响力。
(三)加强基础保障。各学院(中心)要积极协调资源,做好必要保障。要主动运用平台媒体,多渠道宣传推广优秀作品及相关人物事迹,提高活动影响力。
附件:版式要求.docx
学生处
2025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