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学校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综述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25-09-24浏览次数:13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根据上级文件要求,2025年暑期,校团委组织开展了“三下乡”“出彩中原”、青耘乡村”等社会实践活动,广泛组织引领青年学生投身乡村和基层开展社会实践,直观体验党的创新理论在祖国大地的生动实践,汲取奋进力量。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稳实践育人“方向盘”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社会实践育人工作,由校团委牵头并制定实施方案,各学院团总支协同推进,形成“校院联动、分类实施、特色鲜明”的工作格局。校团委始终将社会实践作为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引领、锤炼意志品格、提升综合素质的“大课堂”和“练兵场”,构建起“品牌引领、全员参与、知行合一”的实践育人体系,形成了“铭志芳华”“遇见青心”“迷彩先锋”“石榴花开”“知行合一”“文旅先锋”等多个社会实践团队品牌。2025年暑期,全校共组建社会实践团队48支,总参与人数1443人,其中5名学生参加河南省“出彩中原”大学生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覆盖实践地101个,发表新闻报道100篇,其中两篇案例入选大象新闻“出彩中原”优秀案例评选,学生获各类表彰149项,实现实践育人与服务社会的深度融合。其中,“青疆同声 普语同行”实践团、“青声筑梦 推普乡村行”实践团入选教育部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名单;“薪火相传·反诈筑防”社会实践团入选共青团中央“法治中国青春行”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名单;“迷彩先锋”宣讲团入选2025年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

二、聚焦内涵建设,点亮实践育人“信念塔”

(一)爱国教育铸魂时代新人

同学们深入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学习体验,通过瞻仰革命旧址、聆听英模事迹、重温入党入团誓词等方式,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一幅幅泛黄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幕幕历史场景,让青年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接受精神洗礼,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引导他们在学思践悟中感悟初心使命,筑牢信仰之基。

(二)基层实践献智家乡发展

同学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关键领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他们深入社区、村镇开展政务服务、反诈宣讲、乡村推普等活动,不仅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基层的实践能力,更为家乡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三)志愿服务彰显温暖真情

同学们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在街头为环卫工人准备爱心早餐,在酷暑中为孤寡老人送去清凉关怀,组织义务支教活动辅导留守儿童功课。通过一系列暖心行动,青年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传递社会温情,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与家国情怀,赢得了基层群众的广泛赞誉。

(四)文化传播绽放多彩舞台

同学们积极投身文化交流活动,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他们积极参与非遗文化体验,开展传统戏曲、书法等艺术交流活动,推动中华文化瑰宝焕发时代光彩。通过组织红色文化宣讲、民俗文化展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青年学子们不仅拓宽了文化传播的广度与深度,也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为传承文化根脉、凝聚精神力量贡献青春智慧。

(五)岗位历练铸就技能人才

同学们在暑假期间深入企业一线,通过实地参观、技术交流与岗位实习,全面了解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沿技术。他们结合自身专业知识,针对生产流程优化、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切实的建议,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思路。岗位实践为学生的技能发展和企业的岗位需求搭起了桥梁,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明了道路。

(六)生态环保践行绿色发展使命

同学们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深入基层社区、企业工厂、自然保护区等地,开展环保知识宣传、垃圾分类讲解、水质监测等志愿服务活动。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既提升了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意识,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三、厚植家国情怀,唱响实践育人“主旋律”

通过深入基层、走进乡村,同学们不仅将自身所学应用于实际,更在鲜活的国情教育中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在“行走的思政课”中,同学们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个人奋斗之中,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心感悟中国精神,培养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坚定人生的理想。

青春因磨砺而闪耀,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社会实践不仅锤炼了青年学生的意志品质,更加深了他们对中国式现代化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理解与认同,推进了社会实践与思想引领、专业学习、职业规划、社会服务等深度融合,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的同频共振,铸就了“以知促行、以行践知”的青年成长之路。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实践育人内涵,拓展服务领域,引领更多青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供稿/校团委  撰稿/田达奇  摄影/各学院团总支  单位审核/杨继良   编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