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与航空工程学院开展第九周教研活动

文章来源: 时间:2025-05-02点击数:

2025年4月15日下午,汽车与航空工程学院各教研室围绕教材建设、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汽车制造与检修技术教研室研活动由邵海泉老师主持,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开展。首先,邵海泉老师以“汽车电气系统检修中的应急跨接启动技术”为切入点,结合最新行业标准,通过视频演示了跨接启动的完整操作流程,系统解析了操作规范与技术要点,重点强调了操作前需确认救援车辆与故障车辆电瓶电压匹配(12V/24V系统),严格遵循红正黑负接线原则。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特殊性,特别指出需先断开高压系统断电开关,并优先使用绝缘工具进行操作。接着,教研室教师围绕跨接启动的标准化流程、安全防护措施及教学实践难点展开深度研讨,同时结合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在教学中融入安全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最后,对毕业设计(论文)答辩、顶岗实习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技术教研室研活动由桂林老师主持。活动的主题:进教材的建设。首先,教师们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发言,一致认为,部分教材内容深度和广度把握不准,部分知识点过深,超出学生理解能力,部分实践内容缺乏,无法满足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需求;此外,教材呈现形式单一,以文字为主,缺乏丰富的图表、案例和数字化资源,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针对金教材建设方向,教师们展开热烈讨论,一致认为金教材应体现先进性、实用性、职业性和数字化。先进性要求及时将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沿技术、发展趋势融入教材内容,如固态电池技术、智能网联技术等;实用性体现在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增加实践案例和项目,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职业性需融入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规范,使学生在校学习与职业岗位无缝对接;数字化则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配套的数字化资源,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习体验。最后,教研室将逐步推进金教材建设工作,加强与企业和行业专家合作,确保教材内容符合行业实际需求,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汽车基础教研室教研活动由程志老师主持。首先,布置了顶岗实习工作,通知指导老师联系实习学生,了解学生就业情况和就业意向,对需要就业帮扶的学生进行就业帮扶,为完成就业工作打好基础。接着,老师们相互检查教学资料,并进行了自评互评,找到了自身教学资料存在的问题,学习了好的经验做法,为下一步教学资料的规范、完备打下了基础。最后,王中雅老师带领教研室全体成员对《汽车构造》课程中《AT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一节,进行了集体备课。

航空基础及航空技术教研室教研活动由金梁老师主持,本次以“讨论通用航空器维修、机场运行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调整;准备2025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为主题。首先,介绍了当前航空行业的发展趋势,强调技术更新快、市场需求多样化对课程设置的新要求。随后,与会教师就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部分课程内容滞后,实操课程比重有待提升。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强调实践教学与职业认证的衔接重要性。会议最终确定调整课程结构,优化理论与实践比例,融入行业新技术课程,并计划邀请企业导师参与教学。最后,将细化课程大纲,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确保2025级学生培养契合行业需求。

各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教材研讨、课程优化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等多元形式,立足专业特色,紧扣行业需求,在教学内容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与职业素养提升等方面达成共识,为培养更多适应汽车与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