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下午,经济贸易学院各教研室按照教研活动计划,分别开展本学期第五周教研活动。
大数据与会计教研室和会计学本科教研室在B2401教研室开展教研活动,本次会议由教研室主任王春鸣主持,教研室教师全部到场参加。本次教研活动主题为:探讨提升专业的内涵建设、推动专业数字化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根据自身教学过程中的感悟,如何用数字化赋能课程建设,王春鸣与大家分享了所授课程中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的一些心得体会。在分享过程中,老师们还围绕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内容的重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然后就精品在线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如何高质量完成已立项的精品在线课程的建设任务,开发建设高水平教材以及配套的数字化资源,老师们也做了深入交流。通过此次交流,拓宽了专业建设的思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专业高质量发展。

智能财务管理教研室与财会金融基础教研室共同围绕“专业定位、数字化赋能、产教融合”三大主题召开教研活动,教研室主任以行业调研数据分析为切入点,对标区域智能财务、数据分析等新兴产业岗位需求,探讨“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通过校企合作案例分享,探讨数字化技术赋能路径,老师们提出整合行业数据资源,建设智能教学案例库,涵盖微课、企业真实案例等,同时组织提升数字化应用的培训,分阶段开展技术培训与项目实践,促进教学与产业技术同步迭代。本次教研活动对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此次交流,拓宽专业建设的思路,进一步推动专业高质量发展。

电子商务教研室、营销与直播教研室、电商物流基础教研室共同开展教研活动。教研室主任首先就强化课堂纪律管理、22级毕业生实习安全管理两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特别强调如有确需使用手机的课堂(如移动商务、网店运营与管理等课程),任课教师需要填写授课手机使用申请单,报学院教学科及教务处审批,未经审批课堂严谨使用手机。最后参会老师们围绕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内容的重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此次教研活动,使老师们明确了近期的工作目标,为下一步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打下了基础。

物流与连锁教研室围绕“金课程建设思路探讨”主题,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专题教研活动。活动聚焦金课程内涵、建设路径及实施策略,旨在凝聚共识、明确方向,推动专业核心课程的高质量发展。教研室主任李晓琴老师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及学校“金课”建设要求,从“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三个维度解析金课程的核心标准,强调课程需融入行业新技术(如智慧物流、供应链数字化),突出产教融合特色。精品课程负责人李陶然老师以《供应链管理》精品在线课程为例,详细阐述了课程建设的历程与经验。她强调了课程目标设定的重要性。指出金课程的目标应紧密对接行业需求与职业标准,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更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与职业素养。在课程建设中,团队需通过广泛调研行业企业,了解岗位所需技能与素质,从而明确了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本次活动系统梳理了金课程建设的关键路径,为专业课程的改革注入新动能。通过精品课程负责人的经验分享,教师们学习到了宝贵的课程建设经验;通过集体讨论,进一步明确了本教研室金课程建设的方向与路径。

企业管理教研室在行政楼2413室组织召开教研活动,活动由教研室主任郭东阳老师主持开展,主要围绕“金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进行学习和研讨。一是课程设计方面突出“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以项目为载体,重构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二是教学实施方面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加大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教学实践力度,推进育人方式根本变革;三是教学资源方面,注重项目模块、资源共享平台、优质案例库等建设, 将资源建设与资源使用相统筹,建用并进,动态更新。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加大项目式教学在现代管理实务课程中的应用,打造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和前瞻性的优质课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效,推动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