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经济贸易学院各教研室按照教研活动计划,分别开展本学期第三周教研活动。
大数据与会计教研室、智能财务管理教研室、财会金融基础教研室以及会计学本科教研室在S1422实训室共同开展教研活动。此次教研活动特邀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深培训师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专项培训。培训介绍了“AIE数智商业综合实践平台”的功能与应用场景。该平台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能够模拟真实企业环境,为学生提供从财务核算到财务决策的全流程实践体验。培训师通过现场演示,展示了平台在课程中的具体应用,包括数据采集、智能分析、财务决策支持等功能,帮助教师们直观了解如何将平台融入课堂教学。在互动环节中,参训教师积极提问,就财务数字化平台使用中的技术细节、课程设计中的难点与培训师进行了深入探讨。此次培训不仅帮助教师们了解AIE数智商业综合实践平台的操作方法,还解决了财务数字化课程等专业课程的教学难题。培训聚焦财务数字化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数智化教学工具,提升教学效果。

电子商务教研室、营销与直播教研室、电商物流基础教研室在B2402会议室共同开展教研活动。徐征老师首先传达了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的主要精神,强调未来高职院校需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提升专业能力,还要加强心理素质和安全意识的培养。特别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国家对高职院校的要求已从技能培养转向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接着,教研室成员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特点,讨论了如何在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姬海莉老师提到,电子商务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在课程设计上,可以通过分析社交媒体、网络广告的心理学原理,帮助学生理解消费者行为的同时学会情绪调节。可以在课堂上融入心理健康思政内容,帮助学生识别和应对心理压力,特别是在面临职业选择和就业压力时。教师们还提出,要通过团队合作任务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调节情绪和压力,增强团队协作和应变能力。教研室还讨论了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安全问题。随着网络暴力和信息过载的增加,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更大挑战。学生需要学会辨识虚假信息,保持身心健康,避免过度依赖虚拟世界。通过本次活动,教研室明确了如何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专业课程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适应社会挑战。

物流与连锁教研室在B2411开展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活动由教研室主任李晓琴老师主持开展。本次教研活动以“金专业建设”为主题,通过集中研讨形式,聚焦专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实施路径。活动围绕“目标分解与职责落实”“专业现状分析与方向规划”两大模块展开,旨在凝聚团队共识,明确金专业建设的重点任务与推进策略,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本次教研活动,对于推进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金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集中研讨,教研室成员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工作重点,初步形成“全员参与、协同推进”的工作氛围,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企业管理教研室第3周教研活动在行政楼2413室组织召开,活动由教研室主任郭东阳老师主持开展,主要围绕如何提升授课计划水平展开学习和研讨。一是深入进行学情分析,根据不同学院学生差异,设计分层教学方案;二是优化课程设计,开展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丰富教学活动形式,注重技能点设置,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三是注重学生参与与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增强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建立高效教学反馈机制,强化教育教学反思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