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开展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

发布者:经济贸易学院发布时间:2025-09-16浏览次数:10

9月2日下午,经济贸易学院各教研室按照教研活动计划,分别开展本学期第一周教研活动。

大数据与会计教研室和会计学本科教研室根据本学期的工作安排,于年92日下午在经贸学院会议室开展了第一周的教研活动,首先组织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2024—2035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的通知》等上级文件精神;接着,总结上学期课堂教学经验和不足,探讨新学期课堂教学模式及授课效果。参加活动的老师畅所欲言,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交流课堂教学经验为新学期扎实开展教学工作打好基础;最后,探讨新学期专业发展方向,共同探讨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完善2025级课程标准。探讨本学期专业建设的方向和内容,在教材发、在线精品课程建设、打造优秀示范课等方面继续努力,积极组织各类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和学生技能大赛的参赛团队建设,力争取得标志性成果。本次教研活动统一了老师们的思想,提高了老师们的认识,使老师们尽快回到正常的教学管理工作来,收到了良好效果。

财会金融基础教研室和智能财务管理教研室于92下午在行政楼2401举行了教研活动,教研室成员均按时参加。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学习学校相关文件精神,总结前期经验不足,解读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完善2025级课程标准活动中学习《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的通知》、《河南省“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和《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办学和实习管理工作的办法(试行)的通知》等最新文件,进行重点研读,总结了上一学年教研室管理的经验和不足,探讨了新学期教研室建设任务,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解读了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对优化完善2025级课程标准任务进行了具体细化。各位老师对教研室的建设积极建言献策。通过本次活动,教研室成员对于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相关文件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规范要求有了进一步明确对于本学期工作任务责任到人,教研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电子商务、营销与直播、电商物流基础教研室共同开展本学期第一周教研活动,聚焦教学基础规范与教师发展两大核心议题。在教学基础规范环节,营销与直播教研室主任徐征老师首先针对“课前资料准备”提出精细化要求。明确教师需提前备齐教材、教案、课件及学情分析报告,确保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完整、逻辑衔接顺畅,同时鼓励教师结合学科特点补充案例素材、拓展资料,让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与实用性。随后,会议着重强调课堂纪律管理的重要性,要求教师严格执行出勤考核制度,及时提醒学生遵守课堂纪律,通过互动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提升学生课堂专注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共同营造专注、高效、有序的课堂教学氛围。此外,会议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教学课程等项目申报与研究,明确后续将定期分享项目信息、组织经验交流,助力教师将教学实践与学术研究结合,提升综合业务能力。本次活动为新学期教学科研工作搭建了清晰的实施框架,后续教研室将通过定期抽查、随堂听课、教师反馈座谈等方式,持续跟进各项要求的落实情况,切实将规范要求转化为教学实效,推动整体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物流与连锁教研室在B2411会议室开展本学期第一周教研活动,活动由教研室主任李晓琴老师主持开展。首先,李晓琴老师带领全体教师集中学习《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河南省“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3份重要文件,明确政策导向与工作要求。接着,结合物流与连锁专业实际,教师们围绕应用场景展开讨论:1.智慧物流教学:提出在《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课程中引入AI分拣模拟系统,通过虚拟仿真让学生掌握智能货架调度、机器人路径优化等操作;在《物流数据分析》中利用AI工具实现运输需求预测、库存预警等案例教学。2.数字连锁教学:建议在《连锁门店运营管理》中搭建AI虚拟门店场景,模拟智能导购、会员画像分析等场景。最后,李晓琴老师介绍军工思政融入课程的背景及重要性,强调需结合专业特色挖掘结合点,教师们围绕课程挖掘、教学方法、资源建设三个方面开展讨论。

企业管理教研室第1周教研活动在行政楼2413室组织召开,活动由教研室主任郭东阳老师主持开展,主要围绕“五金”建设在现代管理实务课程中的定位与实施路径进行分享和研讨。一是分析了“金专业”“金课程” 等“五金” 要素与企业管理课程的关联。“金专业”建设强调专业链与产业链的紧密对接与深度融合,从而实现专业的高质量发展。“金课程”是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在 “五金” 建设中居于核心作用;二是探讨企业管理课程在 “金教材” 编写、“金教师” 培养、“金基地” 建设方面的具体实施方法。其中,“金教材建设”是落实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金教师”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我们教师能力建设的着力点,“金基地”建设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三是经过研讨,形成 “五金” 建设与企业管理课程融合的初步方案,明确各环节推进重点。坚持走“以产引教”发展模式,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需求,通过产教融合等方式,将产业发展前沿技术和先进理念引入教育教学过程,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