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院校纵横>>正文
烟台职业学院:拓展“云阵地” 网络文化育人“开清渠”
2021-12-07 08:58   《中国教育报》 审核人:

“现在我每天都会去学校官微点开《国家相册》栏目,看一看有没有更新,视频随时可以看,还能直接下载。”烟台职业学院2020级经济贸易系的学生王永佳开心地说,“上学期大学语文考试,我还用了好几个《国家相册》的故事当论据呢。”

今年3月,烟台职业学院将新华社《国家相册》作为网络文化育人资源,在学校官微、官网定期发布,得到全校师生一致好评。

打造“浸润式”网络文化精品

一段生动活泼的小老虎动漫,讲的是《惩恶扬善》的故事;一段有关校园贷的微电影,敲响《“贷”价》的警钟;一段《孔孟之乡》的视频,让人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有《与诚信同行》《健康中国》……它们都是在烟台职业学院网络文化节中涌现出的优秀作品。

烟台职业学院通过网络文化品牌的建设,鼓励师生参与一系列网络文化活动,创造精品,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创作中有所“浸润”、有所收获,让网络文化的“活水”流入师生“心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教师录制战“疫”5分钟视频公开课、“辅导员话追梦”、“面对疫情话担当”等系列微课,推选的两部微课作品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金微课”栏目。

学校积极建设“一系一品牌”的网络文化精品,如会计系的“信实会计”、汽车与船舶工程系的“青春引擎”、艺术设计与公共管理系的“礼艺人生”、食品与生化工程系的“开创新‘食’代”……结合专业特色,还涌现出“踏浪书屋”“智造未来”“尚学经管”等一系列特色模块,强化内容创新,注重师生体验,切实提升网络文化育人实效。

提供“定制化”网络服务

“我记得刚上大一时,饭卡、水卡还得到餐厅和宿舍的固定机器上充值。现在看学弟学妹们用‘烟职在线’APP,动动手指就能完成操作,越来越方便了!”烟台职业学院2020届毕业生胡杰为母校点赞,他紧跟“潮流”,通过学校网上档案查询平台直接申请需要补办的档案材料。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烟台职业学院加大智慧校园建设力度,拓展网络平台,完善服务模块,为在校师生、毕业校友量身“定制”学习、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服务。打造了集教务系统、网络学习空间、学工管理系统、图书借阅系统、后勤服务系统等于一体的网络平台和生活学习区——“烟职在线”APP。通过“烟职在线”,师生可以关注学校新闻、查询课表和成绩、填写工作日志、申请第二课堂、进行校园卡充值……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一键”办事。

“定制化”的网络服务在专业课堂上也广受师生好评。学校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开设了“智能课堂”模块,考勤、授课、作业,日常教育与网络教育并重,实现师生“键对键”的便捷交流。“再也不用担心上课记不下老师的PPT了,现在老师都会提前把PPT传到智能课堂上,太方便了!”电气与电子工程系学生张国卿说,“还有一些画图、实操,老师会录制小视频上传,随时可以看。”“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我们也解放了双手,不用抱着一摞作业回家批改了。有了智能课堂,用手机就可以直接批改作业并反馈给学生,省时省力!”信息工程系教师张文思认为学校的网络服务“一举多得”。

建设“引导型”网络队伍

在烟台职业学院网络文化工作室里,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下午下课后,工作室的学生陆续赶到办公室,策划部的学生围坐在一起“头脑风暴”,为接下来要发布的原创作品“出谋划策”;影视中心的学生拿上他们心爱的相机、云台、摄像机,记录校园风景和趣味生活;新媒体中心的学生则跟着教师一起改稿、排版。微信、微博、抖音、官网……学校已有的网络平台,都凝结着他们的智慧和汗水。

“每天都很享受和工作室小伙伴一起出任务、一起交流的时光。”烟台职业学院网络文化工作室的学生于海珍说,“在这里,我学会了热爱与坚持。”学校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建设了烟台职业学院网络文化工作室和七星湖畔融媒体工作室,拥有200余人的学生团队,负责运营各个平台和研发各类网络文化产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在引导学生参与网络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校教师也活跃在网络舞台上。学校组建了一支专业覆盖面宽、理论素养高、宣讲能力强的网络育人团队,定期开展理论宣讲、微课录制及优秀网络工作案例评选等,使教书育人的领域从课堂拓展到网络空间。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