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相关处室: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套路百变、花样繁多,诈骗手法迷惑性、精准性及伤害性不断增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在学生返校后呈现高发态势,涉校案件频发,给我校个别师生财产带来重大损失。为切实做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辖区公安部门安排部署,结合学校实际,现就进一步做好我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工作通知如下:
一、宣传重点
(一)识诈防骗知识普及。围绕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虚假贷款、虚假征集、虚假购物服务、冒充领导和熟人、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冒充公检法诈骗及裸聊敲诈等10类高发案件,解剖典型案件、揭露诈骗伎俩、提炼防范要点,提高广大师生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
(二)涉诈违法犯罪警示。结合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法律法规,围绕非法买卖“两卡”(手机卡、银行卡)等帮助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简称“帮信罪”)行为,对师生开展典型案例警示宣传,阐明危害后果,帮助师生提高法治意识,避免充当犯罪分子帮凶。
二、活动安排
(一)举办一场反诈讲座。以二级学院(中心)为主体,主动对接官方反诈宣传部门或保卫处,举办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场讲座,通报本地、本校发案形势以及公安机关查处学生群体帮助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典型案例,凝聚校园反诈共识。
(二)集中收看一次反诈视频。各二级学院(中心)结合实际,组织师生集中观看“国家反诈中心”、“河南省反诈骗中心”、“反诈第一线”、“南阳市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等官方公众号等集中推送的一批典型反诈宣传视频,适时召开反诈主题班会,组织集中学习讨论,提高师生反诈意识。
(三)签订一份承诺书。结合属地公安机关要求,保卫处、学生处牵头组织各二级学院(中心)学生签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承诺书,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四)推广一批反诈官方号。引导广大师生及时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进行实名注册并开启来电预警功能,主动关闭无实际需求的境外短信和来电业务。积极关注“国家反诈中心”、“河南省反诈骗中心”、“反诈第一线”、“南阳市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平安工院”等官方公众号反诈专栏,提高受宣频次,降低涉诈风险。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当前校园反诈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确保实现师生群体宣传全覆盖,把牢师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首要关口。
(二)明确工作职责。各单位要紧扣反诈宣传重点,细化责任分工,开展“硬核”宣传,要确保反诈宣传无死角,宣传内容不老套,切实取得宣传实效,进一步健全校园反诈工作网络。
(三)强化工作创新。各单位要系统整合资源,创新宣传理念、内容、方式、载体,提升宣传品质,深化特色亮点,打造宣传精品,通过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宣传,实施精细化、分众化、差异化传播,推动反诈宣传入脑入心,共创“无诈校园”。
(四)及时督导总结。各单位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取得预期效果。保卫处将联合校园警务室,在确保隐私的前提下,加大涉诈案件通报力度,总结师生涉案规律,分类指导,查漏补缺,推动校园反诈工作进入良性轨道。
请各单位2025年3月24日前将活动总结(包括文字、视频、图片)等电子资料发到邮箱hnpibwc@163.com,纸质材料盖章后交到保卫处南大门办公室。联系人:秦科峰,电话:63276911。
保卫处
2025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