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各单位、各部门:
根据《关于开展2021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就业和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工作的通知》安排,经项目团队申请、创新创业学院资格审核、专家评审,24项通过结项、1项撤销立项,现将通过结项名单公布如下: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主持人 | 主要成员 |
1 | 基于“五位一体”的高校毕业生精准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与实践 | 贾杏 | 王仁伟、胡雪梅、薛书彦、张云岗、范印、安俊杰、丁君、袁贤、冯果果、吴楠、李峰、刘昊觊、冀楠楠、倪江楠、常国亮 |
2 | 电子通信专业群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创业能动性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李巧君 | 岳小冰、李润钺、王培培、杨伟、邱建新、李江岱、方华丽 |
3 | 全程化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实践研究 | 王洪燕 | 王运军、陆正芳、朱晓庆、张松泓、赵海娟、孟庆辉、薛萧萧 |
4 | 汽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协同路径探索与实践 | 张松泓 | 马睿婧、孟庆辉、石晨、王洪燕、徐颖若、袁凯、石社轩 |
5 | 科技服务乡村振兴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 朱宗海 | 王玉卓、韩煜、尤振、谢明月、刘端端、任华楠 |
6 | 高职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就业竞争力研究 | 袁晓冬 | 刘晓盈、蔡佳甜、贾琼、冯尤、张煜烁、李诗泉、杨乐、冀楠楠、杨继良、焦韫静、党梦婷、马金阳 |
7 | 疫情防控常态下高校精准化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 薛书彦 | 包晶晶、杨洋、淮鹏、丁淯鹤、朱鹏翔、任燕 |
8 |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根源与破解路径探究 | 张云岗 | 李森、李峰、吕品、淮鹏、胡雪梅 |
9 | 电子信息类毕业生群体就业渠道拓展和帮扶研究 | 李垒 | 任致远、李润钺、梁俊娟、吕品、冯贤菊、连晗、任越美 |
10 | 乡村全面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基层就业创业策略研究 | 王旭 | 司铜生、苏君、黄卓、张满、梁丹、顾满、冯佩佩 |
11 | 新时代高校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理论基础与实践模式研究 | 赵海娟 | 王浩、袁贤、于慧、蒋晓曦 |
12 | 高校毕业生“智慧就业”平台的推广使用对策研究 | 范印 | 朱源源、郭鼎、范秋、李果、张克、刘天恒、高磊、李江华 |
13 | 疫情防控常态下促进大学生就业路径研究 | 安俊杰 | 贾杏、郭亮、梁艺岚 |
14 | 基于提高职场素质的实践教学组织管理 | 卢宏炎 | 贺军峰、张乃文 |
15 | “课程思政引教学,项目驱动促就业”产学融创课程改革探索---以大数据时代下智慧农业项目为例 | 杨旭 | 李小硕、边青全、张雨晴、乔雪文、王林生、田磊、石晨 |
16 | 高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群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 郝倩 | 刘晓、金昌一、杨伟、 赵方歆、张燕豪、 李垒、庞士昱 |
17 | 以vr技术应用为导向的草图大师专创融合课程改革研究 | 韩煜 | 李然、董世豪、王晓茹、范国辉、杜楠、曹明雷 |
18 | 高职院校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专创融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李然 | 董淼、陈雷、王晓茹、宋双、李雅然、王倩、王玉卓 |
19 | 虚拟仿真应用赋能《3Dmax表现与后期处理》专创融合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 任华楠 | 刘莎、郭晨、李果、范国辉、杜楠、李雅然、林诗淇 |
20 | 新时代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改革研究与实践 | 冯果果 | 褚旭、陈正起、李江岱、丁淯鹤、吴晓艳、丁君、刘昊觊 |
21 |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探索与研究——以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吴楠 | 王旭、陆正芳、刘坤、李森、吴晓艳、包晶晶、毛峥 |
22 | “双碳”背景下环境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 | 朱性哲 | 王文远、唐靖哲、赵晓洋 |
23 | 高校数字媒体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对策分析与研究 | 王业 | 赵莹、王晗、刘胜芳、韩明睿、徐珂、任越美 |
24 |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 王淼 | 袁秋子、于璐、王瑞星、张梦、孙立伟 |
如对评审结果有异议,可在本公示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实名向学校纪检监察室或创新创业学院反映。
联系电话:0377—63270283(纪检监察室)
0377—63239580(创新创业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2023年11月28日